在外行眼里,承包一個千人工廠的飯堂,應該能賺不少錢。高埗的尹先生也是這樣想的,他承包東莞高埗一五金制品廠的食堂,由于對行業的不了解,加之經營與管理經營的不足,最后發現,現實與自己的想法差距太大了。
今年8月底,尹先生與高埗濟安塑膠五金制品廠簽訂了合同,承包了該廠的食堂。“以前這個食堂里面是現金消費,我們就想改變一下經營模式。”尹先生告訴記者:“按照刷卡消費的模式,像信用卡一樣先消費,月底結賬。這些食客可以不用先掏錢,生意會比外面餐飲生意有競爭性,但是需要廠里保證,幫結到賬。”
由于廠區外面食肆林立,加上一部分員工在外租房自己開伙,結果到食堂就餐的員工只有100多人,遠遠達不到盈利的人數。尹先生的合伙人劉先生表示:“現在每天工人吃飯中午有100人左右,晚上40人左右。像這樣經營的話,我扣去人工工資和柴米油鹽,加上水電房租,每天虧600元,除去還有4個星期天,每個月虧2萬元。”
尹先生透露,之前工廠保證將員工每個月的餐飲補助充值到卡里,讓員工都在食堂就餐,他們才決定承包?,F在這樣虧損下去,他們受不了。“我們希望廠里面給我們免兩年三年租金,我們把合同做完,挽救回來,甚至是說有人愿意接手,虧一點點也可以。”
而廠方負責人表示,食堂承包合同書上確實有寫“廠方為員工每個月充值600元”,但是實行的是自由消費。濟安塑膠五金制品廠趙廠長回應稱:“有異議可以通過法律部門、勞動部門,正規公平地處理。如果我工廠要承擔的責任,一定承擔。
據悉,目前該廠員工愿意到食堂就餐的,工廠就充600元到飯卡里。不愿意到食堂就餐的,工廠每個月為員工發放500元現金生活補貼。